内衬不锈钢复合管的壁厚选择需要综合多维度因素,既要满足安全输送需求,又要兼顾经济性,核心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:
首先,明确输送介质特性是基础。若输送自来水、饮用水等弱腐蚀性介质,内层不锈钢壁厚可选 0.5-1.2mm,外层碳钢管壁厚根据管道规格匹配即可;若输送酸碱溶液等腐蚀性流体,内层不锈钢需选用 304 或 316L 材质,壁厚建议增至 1.5-2.0mm,同时外层需做防腐处理,避免外部锈蚀影响整体强度。
其次,根据复合管工作压力确定壁厚等级。需依据设计压力和管道公称直径计算。例如DN100管道,若工作压力≤1.6MPa,外层碳钢管壁厚可选 4.0mm;压力升至 2.5MPa 时,外层壁厚需增至 5.0mm,内层不锈钢壁厚同步调整至 1.2mm 以上,确保复合管整体抗压性能达标,避免因压力过高导致管道破裂。
再者,考虑使用环境与安装场景。埋地管道需承受土壤压力和地面荷载,外层碳钢管壁厚应比架空管道增厚 1-2mm,同时做好外层防腐涂层;架空管道若处于室外低温环境,需选择低温韧性好的材质,壁厚可按标准规格上限选取,防止低温下材质变脆引发安全隐患。
最后,平衡安全性与经济性。壁厚并非越厚越好,过度增厚会增加采购成本和安装难度。建议在满足设计压力、介质要求的前提下,与厂家技术部门沟通,选取性价比最高的壁厚以满足使用要求,实现性能与成本的最优平衡。